4D10DF2C-2126-4AFB-B774-B02720DDF9C6.jpeg

電影基本資料:

《隔離島》於2010年首映,由《計程車司機》《華爾街之狼》《四海好傢伙》的馬丁·史柯西斯執導,與本片主角李奧納多多次合作,2006西洋版無間道《神鬼無間》讓他拿下了79屆奧斯卡最佳導演。

.

《隔離島》演員陣容不算豪華,但也不失為實力派硬組合,

《鐵達尼號》《神鬼獵人》《全面啟動動》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曼哈頓練習曲》《索命黃道帶》《驚爆焦點》馬克·盧法洛,

《甘地》《豪情四海》《鋼鐵人3》滿大人班·金斯利,

蜜雪兒·威廉絲,艾蜜莉·摩提默,派翠西亞·克拉克森以及出演過《大法師》的麥斯·馮·西度。

.

《隔離島》改編自丹尼斯·勒翰發行於2003年的同名小說。此作者另著有《神秘河流》,電影版由超級牛仔克林伊斯威特執導,西恩潘主演,也是一部翻拍成功的商業電影佳作。

 

灣區拖油瓶評分:

20/30

劇情4

視覺3

演員3.5

攝影3

音樂3

化妝與服裝設計3.5

 

劇情大綱:

1954年,兩位警探泰迪(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飾)和他的新搭檔查克·奧爾(馬克·盧法洛飾)前往隔離島調查一位病患的失蹤,隔離島四面環海,周圍都是冰冷湍急的海水,使得遍尋不著的病患更顯離奇。泰迪到了島上,就籠罩著一股詭譎的氣氛,而後與院方交涉的態度,更顯的愈發詭異,先是不存在的67號病患,與莫名的第四定律….。

來到隔離島後,泰迪時常陷入自己在二戰時的往事,那年他們攻入猶太集中營,他看的成群的屍體,當中包含著年幼的女孩、德軍指揮官自殺未遂,他默默的看著他死亡…..。

4393EEB4-60CB-461A-B1BB-E9557ABEC4DD_4_5005_c.jpeg

詭異的氛圍與壓力下,他時常回憶起那個被縱火犯安德魯·雷迪斯燒死的妻子。而某天在偵訊的過程中與病患柯恩太太交談時,她刻意短暫地支開了查克,在泰迪的記事本上寫了「快跑(Run)」!

一切似乎都指向這個詭異的島,泰迪也在透過一次暴風雨告訴查克,他此行的目的除了要調查殺妻的兇手外,更要揭發這個機構私下在做的人體實驗。

當一切事情都指向這個島的陰謀時,闖入燈塔,才發現,原來自己就是那位67號病人,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治療他的角色扮演遊戲…….。

9770ACE2-1D90-4E28-A6AF-850AC5B042B3_4_5005_c.jpeg

劇情解析:

槍套的小動作:

在泰迪與查克要進入療養院時,警察要求他們交出身上的槍械,鏡頭很明顯的帶到助手查克不熟練的動作。其實查克身為一個演員,身份其實是泰迪的主治醫師。喜愛懸疑電影的朋友們一定有留意到像這樣的細節,通常都代表伏筆(雖然很多時候的特寫也不一定是有什麼特別的意涵,尤其是日本電影==)

 

我覺得其實在這個部分已經充分的展現出泰迪的人格特質,他的性格與強烈的防備心。

 

F895C196-6813-4E82-9633-11E7F15E59CA_4_5005_c.jpeg

 

杯子的解讀:

柯恩太太在泰迪的筆記本寫下「run」的這一幕,眼尖的朋友們或許也發現柯恩太太在舉杯喝水的時候,手上是沒有杯子的,她是舉著空氣在喝的!

 

在《小丑》中有個爭議片段,究竟在電梯短暫跳電後,蘇菲有沒有對亞瑟比出用用槍爆頭的手勢?支持面的角度認為在停電之後,亞瑟開始出現幻覺。我想在柯恩太太喝水這一幕可以做一個類比,泰迪的確處在幻覺與現實交織而界線不明的狀態(也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是)我認為泰迪的潛意識默默的導向自己版本的故事,而像剪輯一樣剪入了裝水、run、喝水的劇情,以便後續的劇情繼續下去。

B9E62D6F-8AC1-46C2-BB4D-0F27B0381AAC_4_5005_c.jpeg

 

山洞裡的醫生:

泰迪在山洞遇到的醫生,究竟是他的幻象還是真有其人?這一幕的確沒有明顯的線索,也成為了泰迪其實沒瘋的論點之一。不過我們可以注意到的是,這一幕是泰迪把查克支開之後發生的,換言之這件事情發生的當下是沒有第三者在場的。

《鬥陣俱樂部》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細節,愛德華·諾頓飾演的敘事者與帥哥泰勒總是不會在有第三者之下的狀態下互動(總是錯開瑪拉)。用這樣的概念推論,我們可以合理地認為這一幕極有可能是泰迪的幻覺。

延伸閱讀:《鬥陣俱樂部》舉起人民的法槌!

D855C161-B3AF-4445-8C6A-3430C61C895C_4_5005_c.jpeg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利用主客觀的角度來牽引著觀眾。就如同第一次觀賞電影的時候,我們隨著泰迪的角度追查兇手與真相;但當你第二次觀影時,就會發現其實細節中早已埋藏著真相。我們注意到片面資訊所導向的片面事實,而最後牽動著對於整體認知的不同(誰才是精神疾病患者)。其實這在我們生活中是很常發生的,所以我們可以發現不同的社會事件在不同的群體會有截然不同的意識形態。

值得注意的是《隔離島》最後的開放式結局,到底泰迪知不知道自己是精神疾病患者,他是不是自願接受手術?

在這裡,愛電影的朋友們可能會想起克里斯多福·諾蘭《記憶拼圖》的結局,有著患有順進性失憶症的主角選擇給自己錯的線索,讓自己繼續「演」下去。這裡是我覺得整部片最為悲傷的一幕;不是不知道真相為何,而是現實太過沈重,只好讓謊言繼續下去…….

 

我想我們可以理解人生中的傷痛是不會完全復原的,每個人的身上都會看到過去的影子。面對那些無可奈何與難以挽回的傷痛,最後只能選擇如何帶上它繼續走下去。

 

整體來說,《隔離島》的流暢度與細節上都做得到位,李奧納多的演技也有一定的水準,視覺與劇情上附有高低起伏而能帶出觀影後的思考,個人認為是一部翻拍成功且值得多看幾次的商業作品。

 

 

全文照片由網路抓取,若有侵權請告知,會立即移除

 

arrow
arrow

    灣區拖油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